在他们三人的带动下,顺德的胡靖、梁斌,新兴的梁信灼,新会的黄公辅、何世熊,恩平的王兴,阳江的莫廷兰,东安的何仕璋纷纷聚众举义,攻打当地的清廷驻军。
由于李成栋一直率领主力大军不断向西推进,留在广东各州府的清军数量极其有限,就是省府广州也是缺兵少将,只有寥寥几千绿营兵。在义军围困之下,广州一日三惊,清总督佟养甲也深深体会了一把四面楚歌的滋味。
等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三人合兵之后,五万义军聚集广州城下,声势惊人,佟养甲一面下令紧闭城门,不准出战,一面向外派出快马到广西急召李成栋回援,这才有了方才折差传令的事。
李成栋不可置否的道:“如今梧州攻坚战已到了最关键时刻,本镇不日便可攻下梧州,生擒伪明皇帝,佟军门现在让本镇回军援救广州实属不智。再说了,他麾下好歹还有几千人马,坐拥坚城却没信心抵挡乱兵,也着实荒唐,可笑!”
“父帅,军令难违啊!”李元胤担忧的道。
“哼!要回军也要等打完了今日这一仗再回,五万大军在梧州空耗大半月,不拿下梧州,本镇颜面何存?!”
最终李成栋还是妥协了一二,佟养甲的军令他可以不听,但其背后的主子的面子却不能不给,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大家还是给同一个主子卖命。
李元胤知道适可而止,见义父决心已下,他点了点头,不再规劝了。
炮击几轮后,梧州城西南角终于成功打开了一处缺口,李成栋大喜。
号角呜呜,稍加休整的清军在各级军官的指挥呼喝下又在城下列开了一个个的攻城方阵,整肃而森然。
李成栋执刀立于中军战车之上,右手紧握着刀柄,这一刻,望着梧州城头,他的脸上写满了一战雪耻的决心!
鼓声起,军阵开。
几十个攻城方阵拥着云梯再次凶猛的涌向城墙,特别是西南角缺口处,几十步的间隙里竟密密麻麻搭上了十多架云梯,云梯上的清军都是李成栋的本部老卒,这一次他是压上了老本,誓在一战破城。
那些关中大汉各个身着铁甲,戴着铁盔,防护周到,攻城经验丰富,勇猛异常,攀爬速度很快,几乎转眼间就爬到了城墙中段。
梧州城中的数万军民百姓,素知清军的凶残,知道此城一但被攻破,无人能够幸存,所以男女老幼一齐出动,推着鸡公车,源源不断的向城头补充滚木擂石,靠着墙根的屋舍民宅都被拆倒,所有的砖石、木料都被运上了城头,青壮男子们,不管是迂腐的书生,还是精明的商贾,此刻都只有一个想法——驱逐鞑子,他们紧咬着牙关,用盆、瓦、缸,盛满滚开的油,掺入人的粪便,劈头盖脸,往城下的清兵身上倒去。
滚油顺着盔甲的缝隙渗透其内,清兵被烫的皮开肉绽,人粪便有毒,沾染到伤口上,疼痛异常,李部老卒的铁甲挡得了羽箭,铅弹,确挡不了无孔不入的滚油,他们不少被淋了个正着,疼得从云梯上摔下,一片哀嚎惨叫。
PS:小弟在这里给大家单独介绍一下三个重要人物,也是后期故事的重要角色,他们分别是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合称岭南三忠。
陈邦彦:字令斌,岭南三忠之首,智谋奇高,早年设馆讲学,为南粤硕儒名师,北都沦陷,清兵入关后,陈邦彦结束讲学,携呕心沥血之作——《中兴政要策论》,只身奔赴南都,因内容主要涉及抗清,故不为正力主“联清灭寇”的马士英,钱谦益等南都重臣采纳。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永历皇帝朱由榔被清军李成栋部围与桂林,陈邦彦联合陈子壮,张家玉等人,起兵攻广州,以围魏救赵之计,逼李成栋回援。桂林最后虽解围,陈邦彦却不幸兵败被执,惨遭凌迟,其子皆战死殉国。
张家玉:字玄子,隆武时为兵科给事中,隆武二年受命到广东筹饷招兵,不久,隆武被杀,新军缺乏粮饷,只好解散。永历元年,率义军与陈邦彦,陈子壮相约兵围广州,以解桂林之危,李成栋回军后张家玉率义军先后与之大战于万江租和道滘,不支败走西乡。其祖母陈氏,母黎氏及妹石宝俱投水自尽;妻彭氏被执,不屈而死。后李成栋集中大军扑向张家玉驻地增城,双方大战十天,张家玉身中九箭,身负重伤,不愿作俘虏,遂投塘而死,壮烈殉国,时年仅33岁。
陈子壮:字集生,永历元年和陈邦彦、张家玉等义军,在广州城郊、增城、清远、高明一带互为犄角,狙击清军。他们又会集舟师六千余乘战船进攻广州,可惜因城中内应失误,谋泄事败。这一仗,陈子壮长子上庸壮烈捐躯。后来清军分兵攻打九江及高明城,陈子壮退至高明,率全城军民昼夜登城防守,清军屡攻不下,便偷掘地道入城,放炸药引爆。城破,张家玉、陈邦彦牺牲。子壮、上图父子二人率余下的五百义勇军浴血奋战,结果全部战死。子壮、上图等亦被俘,随后押回广州。他坚不投降,被押至刑场“陪斩“仍笑骂自如,旋被李成栋以残忍的手段——“锯刑”处死。